“氣肅而凝露結霜,蕭蕭青女殺枯黃。”北京時間10月23日18時36分將迎來霜降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最后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行將結束,氣候漸寒,天氣更冷,出現霜凍的情況也會增多。“時逢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晴朗無云的秋夜,水汽會凝結在溪邊、樹葉和泥土上,有的像是細巧的冰針,有的仿若潔白的銀花,因為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故有“濃霜猛太陽”的說法。“侵草黃千里,染楓紅四方。”霜降也為人們帶來最后一抹秋色,楓葉經秋霜洗禮變為橘紅,在陽光照射下,層林盡染,如霞似錦;塘中衰荷雖經霜打,片葉枯萎下垂,但莖稈挺立依然,成為深秋中的另外一種美景。這醉人的秋意,自古也引發了文人雅士們的感慨和詩情,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等,可謂詩中有畫,讓人心曠神怡。
“風卷清云盡,空天萬里霜。”滿山楓葉紅得醉人,庭前菊花凌寒怒放,在秋晨清朗的陽光下,銀色的冰霜熠熠閃光。眼前濃墨重彩的時節,正是萬物蕭瑟前最后一次的用力綻放;“空山尋桂樹,折香思故人。”月夜飄來桂花的香味,夜色凝深。有一些人,想著想著就已思緒萬千。有一些話,聽著聽著就已熱淚盈眶;“水上多白云,人家白云外。”寒風蕭瑟又起,念起兩鬢斑白的父母,那些日子,你總為我添衣,寒來暑往暑又去,看見你的身影,便是安心;“丹林黃葉斜陽外,絕勝春山暮雨時。”霜降,其實是一場淬煉,楓林只有歷經風霜,才能紅得火熱,果實只有捱過寒夜,才能更甜。“莫言秋盡千林寂,眺遠登高照夕陽。”秋將盡,冬又至。季節的變幻,恰如人生。有驕陽當頭的火熱,也有風寒霜重的清冷。“悲秋”也成為古代詩詞歌賦特有的傷懷原型。但與其擔憂“霜降殺百草”,不如相信“霜重見晴天”。只要心中向陽,便不畏嚴寒、無懼悲傷。

絕句
張克復(蘭州)
霜降
氣肅而凝露結霜,蕭蕭青女殺枯黃。
莫言秋盡千林寂,眺遠登高照夕陽。
張書文(蘭州)
霜降
霜天萬里秋,敞牖曉風颼。
但見閑云卷,山林共白頭。
楊富強(天水)
霜降
霜落隴關寒,秋山牧馬歡。
菊開楓嶺醉,紅葉下長安。
廖潤(蘭州)
霜降
霜來萬葉黃,隔牖兩相望。
風卷心寒碎,河山共苦涼。
王君禮(皋蘭)
寄遠
紫葉墜清霜,梨園萬畝香。
念君千里外,此味共誰嘗?
馮彥智(康縣)
秋山如畫
可愛是秋風,胡涂雨色濛。
俏皮當數霧,騷擾后山紅。
許民(蘭州)
霜降
寒白葉紅黃,山幽野菊香。
雨晴郊外好,神氣欲飛揚。
陶生君(蘭州)
霜降山中有感
空山狐免沒,郊野落英紛。
禽鳥音聲斷,行客心似焚。
戴振峰(蘭州新區)
霜降吟菊
塞外厚霜降,秋深菊更香。
雖無鋼鐵骨,傲雪亦癲狂。
周玉成(蘭州)
霜降
丹桂飄香處,秋風落葉黃。
朝霞光影里,又是一年霜!


謝云龍(蘭州)
觀菊有感(通韻)
霜冷云凝錦裘單,百花謝盡展嬌顏。
不知青帝緣何故?獨此傲姿風里寒。
注:青帝,先秦祭祀的神,居東方、攝青龍,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
張志存(蘭州)
霜降
草木經霜至晚秋,枝頭黃蝶寂風收。
繁華已去金鋪地,美菊嬌容雅客留。
吳彩霞(深圳)
暮秋晚晴
風槳云舟渡玉鉤,花黃妝素又離秋。
千觴翰墨語晴晚,滿目鄉山鎖別愁。
劉順國(皋蘭)
霜降隨吟
月透疏林影上床,坐看庭院色凄涼。
霜天執意降寒氣,秋老無情剝衣裳。
陶生榮(皋蘭)
霜降
涼風細細面搓撩,萬里霜天草木凋。
樹上窠窩勤奮鳥,心中已是雪花飄。
陳延恭(皋蘭)
霜降吟
曦露生成滾璧圓,諸靈蜇伏及冬眠。
黃飛經世漸零落,喬灌枝稀接碧天。


張云惠(蘭州)
霜降吟二首
(一)
歲月時輪至暮秋,山寒水瘦露沙洲。
飄零落葉漸行遠,萬里凝霜菊不愁。
(二)
楓堆錦帳秋增色,草樹無蟬地落霜。
朔氣蕭蕭蟲害滅,來年米谷貯盈倉。
石文才(甘南)
霜降
(一)
層林五彩染殘陽,倦鳥歸巢夜已涼。
霜降來臨天轉冷,一彎新月照秋傷。
(二)
冷露凝霜降五更,秋風瑟瑟掃船城。
孤窗望夜飄寒氣,獨聽樓頭落葉聲。
金夜(蘭州)
霜降隨吟二題
(一)
霜降天寒破霧來,菊花綻放景初開。
秋風落葉滄桑路,再繪宏圖育俊才。
(二)
落葉飄零天漸涼,綠蔭不見樹發黃。
輪回歷練寒霜到,同盼春來滿目芳。


王金芳(蘭州)
霜降
青女弦音喚玉霜,枝枝蔓蔓試新裝。
輕拈珍視丹楓色,卻惹鄉情黯黯傷。
王敬平(隴南)
霜降偶吟
霜降來臨月出塵,重陽難問病殘身。
不知疫鬼何時去,冷氣寒光意逼人。
張自斌(蘭州)
霜降觀菊
興來山野賞黃花,傲立霜晨送晚霞。
不畏勁風寒徹骨,怎沾香氣到吾家。
陳輝(蘭州)
霜降偶題
丹楓絢爛到深秋,萬里飛霜葉落稠。
四野天光留戀處,登高賞景菊花幽。
鞠勤(張掖)
霜降后又遇疫侵感吟
霜降甘州倍覺涼,未期降雪卻添霜。
疾風催菊殺秋艷,更恨瘟神又竄鄉。
王仁武(蘭州)
秋夜懷蘇裕民兄
新冠屢擾阻消息,未問仁兄已久時。
今日忍心辭我去,三人怎續四家詩!
注:蘇裕民、陳輝、丁永海與余四人聯袂,著有《四家詩》《四家韻》《四家吟》《四家賦》等詩集。
丁永海(永登)
探望
散居四處弟兄牽,國慶奔波如過年。
??趾褧r節短,抵家多在月西偏。


李紀珍(蘭州)
霜降
豺尋獵物為冬藏,樹葉枝頭凋落光。
嗖嗖寒風蟄蟲俯,果農園里上肥忙。
張德明(蘭州)
霜降
流煙密影露凝霜,帶雨涼風博地黃。
柳徑溪邊楓葉醉,樓臺草閣菊浮香。
張仲寅(蘭州榆中)
霜降有寄
荷殘葦瘦草凝霜,蛙匿蟲眠池藕藏。
月冷風高天簌寂,霜降忽至地寒涼。
李國蘭(蘭州)
霜降
蟄俯池殘草葉黃,露珠氣冷肅銀霜。
田園菊綻妍容笑,碩果金秋匯滿倉。
王建洲(蘭州)
壬寅霜降有懷
夢甜喜起堪霜降,天闊秋深桂子香。
老去情懷仍不減,因緣秀色寸心狂。
丁廣銘(蘭州)
霜降有吟(通韻)
紅葉紛紛千樹落,秋心簫索碧云寒。
夕陽欲醉迷河水,一片情思入暮天。
鄭志宏(白銀)
霜降
霜降已到西風烈,肆虐瘟魔黃葉別。
世間齊呼景仲刀,除妖斬孽清明悅。
石培強(蘭州)
霜降
時逢霜降景蕭然,浩渺黃河落九天。
金菊丹楓秋色里,斑斕錯雜染山川。

律排
王傳明(蘭州)
壬寅霜降節有作
漙漙涼夜露,滴滴化寒霜。
侵草黃千里,染楓紅四方。
秋蔬將入窖,冬麥已成行。
一望山川闊,心同天共長!
楊富強(天水)
霜降
云嶺霜天爽,柴門喜事頻。
蘆花生鼓角,楓葉落風塵。
犬吠接新客,鷹飛送故人。
崢嶸山岳秀,菊艷萬家春。
陳輝(蘭州)
秋吟
昨夜秋風起,飛紅葉染霜。
家鄉山影瘦,林里鳥聲長。
不見雁排字,唯聞菊送香。
情詩無處寄,花落斷人腸。
彭正全(皋蘭)
霜降時
霜催富士紅,偏遇疫情瘋。
零售有查卡,儲存無用功。
寧流三載汗,亦保一生忠。
自古農民憨,居家獨自忡。
張慶中(蘭州)
壬寅霜降亭上拾景
四序恰班輪,霜分又靠津。
鳴蟲眠穴隙,鬧鳥啞荊榛。
萬木爭飛彩,千峰競勝春。
籬翁攜嫗立,賞菊倍怡神。
張云文(蘭州)
壬寅霜降
葉卷暮秋黃,風枯曉月霜。
星宮移北斗,節氣近魁岡。
草木皆金彩,山河盡瑞光。
南望殘雁去,我亦計冬藏。
注:魁岡,指北斗星的斗魁、天岡二星。陰陽家謂每年十月,北斗魁星之氣在戌,是為魁岡。

張壽鎰(蘭州)
霜降
卷地商飆臨天下,無邊落葉報秋聲。
喧囂已息寒蟬咽,嘹唳遲歸孤雁鳴。
露濕荷裳疑是淚,霜摧草木豈畄情。
籬間卻見芳菲著,更有黃花正向榮。
石文才(甘南)
霜降
迎來霜降莫傷悲,籬菊桂花香四圍。
寥廓蒼穹人嘆渺,長天云路鳥知歸。
潔身養性訪修竹,賞景怡神觀落暉。
最喜金風吹老樹,盈枝碩果勝芳菲。
王敬平(隴南)
寒露懷吟
秋聲蛩語遠山薇,霧鎖花陰挾日輝。
昨夢寒蟬閑不住,他鄉白露冷相依。
趨炎鬼馬隨洲轉,帶雨神鴉貼水飛。
天起妖風紅葉亂,黃河悵望渺難歸。
陶生君(蘭州)
壬寅霜降有感(新韻)
衰草連天爨少煙,遠山流彩紅綠間。
護林工友忙栽樹,耕種農民正理田。
鳥雀樹梢啼冷日,蟄蟲土下度寒天。
霜天萬類更新態,千里陽風動宇寰。
白軍志(蘭州)
霜降
西風凝露轉成霜,菊桂時留一寸香。
谷穗低頭知地小,田家仰面笑天長。
寒催節氣殘陰動,事盡農功去日忙。
幸有平生倉廩實,清廬煮雪是吾鄉。


王小靜(蘭州)
霜降感懷
深秋兩岸柳成黃,細雨綿綿日見涼。
菊蕊披霜芬綻盡,芙蓉桂霧葉凋荒。
千株樹木紅楓起,萬畝糧田白露場。
感謝蒼天施大愛,全球四季換新妝。
張弓(蘭州)
霜降感賦
西風漸勁夜寒涼,柳敗蘆衰瓦覆霜。
紅葉未凋依舊美,黃花猶綻照常香。
遐思桑梓人惆悵,遙念莼鱸意仿徨。
訪古尋幽覓諧愜,釋懷那管是他鄉。
楊富強(天水)
霜降
夢牽魂繞霜華至,楓嶺丹霞正紫紅。
葉落寒煙云影外,天懸明月水光中。
蘆花若絮飛幽谷,征雁如鷹入碧空。
猶喜菊香熬冷艷,巍然挺立賞秋風。
魏宏舉(皋蘭)
霜降
節序隨時次第流,斗旋戌柄欲終秋。
晴陽晝沐氣猶暖,陰露夜臨寒愈遒。
籬畔菊花揺影傲,枝端風葉落黃稠。
河邊縱目灘涂廣,蘆荻荒莖隱淺洲。
張建新(榆中青城)
壬寅霜降吟
節令深秋霜降至,寒催草木葉枯黃。
丹楓爛漫紅山野,金菊芬芳醉夕陽。
鴻雁云翔天際盡,蟄蟲咸俯洞中藏。
田園一派豐收景,喜樂農家谷滿倉。
把多宇(蘭州)
霜降
花謝落秋草,清光搖葉旌。
木蕭怨不足,誰與夜霜爭。
一色長天秋顥顥,飛鳴且效關關早。
千枝氣岸雪冰前,映日黃金風雨掃。
松竹欲持君子顏,寧知四運鞭龍道。
江河獻納蓬萊殿,泥葉淹留桃李田。
大勢來凌皆如此,孟津捧土滄浪水。
肅殺山林動,虎藏地不驚。
脫盡毫毛見真骨,捐身復待沐春情。
但吟萬物經時節,歌罷回頭放眼平。


詞曲
石培強(蘭州)
折桂令·秋滿高樓
望長空、霞鶩翱游,雨霽天晴,秋滿高樓。蛙鼓池塘,蟬鳴岸柳,鷺點汀洲。 憶往昔、佳朋美酒。寄豪情、一醉方休。一月彎鉤,兩樣情懷,幾許閑愁。
金夜(蘭州)
清平樂·霜降隨感
臨冬暮早,荒野無飛鳥。踏遍山川芳草少,花卉芬芳難找。 秋糧業已盈倉,臘梅金菊馨香。斗雪摧霜勵志,黎民共步康莊。
董生輝(蘭州)
浣溪沙·殘荷
紅落香銷多感傷,參差枯影送斜陽。候蛩猶切泣聲涼。 何必與秋爭傲骨,任他和雨落繁霜。明年仍是好清香。
